|
◎译 名 白色物质/白鬼子(台)/白鬼
◎片 名 White Material
◎年 代 2009
◎国 家 法国
◎类 别 剧情/战争
◎语 言 法语
◎字 幕 人人影视出品中英双语字幕
◎IMDB评分 7.0/10 (1,157 votes)
◎IMDB链接 http://www.imdb.com/title/tt1135952
◎文件格式 RMVB
◎视频尺寸 720 x 400
◎文件大小 535MB
◎片 长 106 Mins
◎导 演 克莱尔·丹尼斯 Claire Denis
◎主 演 伊莎贝尔·于佩尔 Isabelle Huppert ....Maria Vial
克里斯多弗·兰伯特 Christopher Lambert ....André Vial (as Christophe Lambert)
尼古拉·杜沃歇尔 Nicolas Duvauchelle ....Manuel Vial
伊萨赫·德·班克尔 Isaach De Bankolé ....Le Boxeur
William Nadylam ....Chérif, le maire
Adèle Ado ....Lucie, la femme d'André
阿利·巴凯 Ali Barkai ....Jeep, le chef des enfants rebelles
Daniel Tchangang ....José
米歇尔·索博 Michel Subor ....Henri Vial, le propriétaire
Jean-Marie Ahanda
Patrice Eya
Serge Mong
Martin Poulibe
Mama Njouam
Pierre-Ange Tatah
Suzanne Ayuck
Lionnel Messi Inoussa
Antoine Ndichut
Wakeut Fogaing
Denise Djuikom
Marie-Fran?oise Wouogo
Christian Bitang
Justin Ambassa
Bernard Yopa
Catherine Matzi
Madeleine Manipet
Ebenezer Repombia
Armand Tamo
Poupou Poutougnigni
David Gozlan ....Hamudi
◎简 介
伊莎贝尔·于佩尔扮演一个无所畏惧的彪悍白种女人,她在这个没有透露名字的非洲国家拥有一块种植园。很快席卷全国的叛乱危及到她的家庭。在坚守和逃离之间,她面临抉择。
故事发生在某个因叛乱而处于动荡时期的非洲国家,勇敢而强悍的白人女子玛丽亚在这里拥有一片种植咖啡豆的土地,在这片土地上已经生活了三代人。叛乱很快席卷全国,但玛丽亚拒绝放弃她的咖啡地,尽管这将危及到她的家庭。对她拉说,离开意味着屈服,是软弱和胆怯的表现。她的前夫安德烈对她的盲目、顽固和傲慢感到忧虑,他决定瞒着玛丽亚偷偷安排全家人逃离回法国。安德烈已不再指望着咖啡的收益,他已经和一个年轻的黑人女子结婚,并育有一子,为了他们,他甘愿赴汤蹈火。他背弃了玛丽亚,将命运托付给一位邻村的村长。他天真地以为这位村长反对叛乱,是他们可依附的朋友,殊不知后者在拯救这个被外界隔绝的家庭的同时其实另有目的。而令玛丽亚和安德烈都没想到的是,在他们的咖啡地里就藏着被悬赏通缉的叛军军官。在封闭的道路两边的茂密丛林中,一群童子军正埋伏在此,准备着接下来的掠夺……
西非尚处于后殖民时代,法国政府急于想从非洲大陆抽身。虽然士兵仓皇撤退,但是他们并没有放过玛利亚(伊莎贝尔?于佩尔 Isabelle Huppert 饰)的种植园,因为传闻叛军头目——拳击手(伊萨赫?德?班克尔 Issach De Bankole 饰)就藏身于此。战火被引到了这里,但却赶上咖啡丰收的时刻。玛利亚手下的黑人雇工为了躲避战乱,逃匿得无影无踪。而当初与玛利亚共筑非洲梦的前夫安德烈(克里斯托弗?兰伯特 Christopher Lambert 饰),早已另有新欢。安德烈娶了当地黑人女子,还生养了孩子,并准备偷偷卖掉种植园。家园危在旦夕,玛利亚赫然发现好吃懒做的独生子曼努埃尔(尼古拉斯?迪富修尔 Nicholas Duvauchelle 饰)剃了光头,骑着摩托车,叫嚷着要加入叛军。灼热的土地上,似乎只剩下玛利亚她一个人在战斗……
幕后制作
《白色物质》是一部把女性坚强不屈精神发扬光大的影片,这部影片有两个强硬的女人,镜头前的是伊莎贝尔于佩尔,镜头后的是导演克莱尔·丹尼斯。
克莱尔·丹尼斯的影片讲述后殖民时代的种族冲突,但对殖民者的国籍她并不感到不安:“因为我从来不当自己是法国人”,对女主演于佩尔的溺爱,她毫不掩饰:“于佩尔让我有上瘾的感觉。”
丹尼斯为于佩尔拍《白色物质》 谈种族冲突放狠话
Q:你小时候在非洲呆过很长时间,对你来说,《白色物质》是部很私人的作品吗?
克莱尔·丹尼斯:如果要说私人,我所有的作品都很私人,我的上一部作品《35瓶朗姆酒》是关于我祖父的,但《白色物质》有些特别,这是为伊莎贝拉·于佩尔创作的作品。当然我确实很爱非洲、我在那里生活过,试想一下每天早上我打开报纸,看到发生在埃塞俄比亚、加蓬的不幸的事情。我没法不挂念那里。|
Q:你第一部长片《巧克力》就是关于非洲殖民地生活的,《白色物质》算是你的回归吗?
克莱尔·丹尼斯:我拍过不止一部关于非洲的电影,像《不怕死》。拍这部电影不是因为我觉得这是个回去非洲的好机会,于佩尔非常希望通过参与创作一部我的影片,让我把她带去非洲。她曾经建议我改编莱辛的《野草在唱歌》,那本书的背景也发生在非洲,但我更想讲述一个发生在当下的故事。
Q:于佩尔的角色就是为她量身定做的吗?在你创作剧本的时候,有按照她的形象来塑造人物吗?
克莱尔·丹尼斯:她让我有上瘾的感觉,当镜头对准她,就想一直盯着她,她能让一个导演达到非常兴奋的状态。她理解力和胆量超强,有时候她就像个玩具,那么小的个子,对任何表演的要求她随导演调度,绝不提出质疑。她胆子大到有时会困扰我,比如她在拍摄时把卡车开得飞快,我根本追不上。
《白色物质》不做道德判断 德尼对非洲困境不绝望
Q:影片的结尾是阴郁绝望的,这是否意味着你对非洲的未来不抱任何希望?
克莱尔·丹尼斯:我对世界感到失望,我觉得我们应该为发生在这世界的悲剧负责,如果说非洲处于崩溃边缘,那这是大家的责任,但我无法预见它的未来是否黑暗,相比非洲,我对欧洲抱着更大的担忧。让非洲各个国家之间保持平衡是很困难的事,但像奥巴马这位非洲的孩子如今也当上美国总统,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虽然非洲是法国的殖民地,我并不为自己的国籍有罪恶感,因为我并不觉得我是法国人。我是历史的一部分,因为我在非洲经历过很多人没有经历过的事情,我也对很多人熟悉的事情感到陌生,我的所见所闻开阔了我的视野。我觉得经济全球化其实弊大于利,在我的电影里,在世界一个小角落,一切都是不公平的,但这不代表我有负罪感,或者我预见到了未来,我只是一个早上起来看看报纸喝喝咖啡的普通人。
Q:在电影里的咖啡园,白人园主处理着黑色的咖啡豆,这是一种欧洲控制非洲的象征吗?
克莱尔·丹尼斯:我们取景的咖啡园最早是德国人开的,后来转手给了希腊人,现在的园主是肯尼亚人,他们种植的咖啡是一种在高山上生长的品种,这种品种很脆弱,培植和处理的工序非常复杂,所以也相当昂贵,如今要种植这种咖啡,如果没有30公顷的土地来种植,根本没法维生;我想让你们看到的是,这些咖啡园主不像以前的殖民者,在一个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地方,他们唯一能做的是想方设法生存下来。
Q:你一直让影片的黑白两方保持平衡,直到最后你都没有对主角或童军的遭遇给出自己的道德判断?
克莱尔·丹尼斯:我不想去下判断,故事在很短的时间里发生,我给出唯一的评价是:军队把叛军头子和童军都杀了,血洗了村子。对我来说,下定义是很无聊的事情,我也不觉得我有能力去作什么裁决,我只能说我有品位,有时好,有时坏,但去判断什么是对或错,会让我觉得很奇怪。我也不喜欢那些喜欢下定义的电影。这种情况不但发生在好莱坞,很多法国电影也喜欢搞正邪分明,但对我来说,电影是促进民主的工具,电影就像莎士比亚的著作,好坏之间有非常宽泛的灰色地带。
文艺导演也顾及观众感受 德尼提及童军痛心
Q:你在创作的时候,心里会想着观众的感受吗?
克莱尔·丹尼斯:当然会!在筹备《白色物质》的剧本和制作团队,找来于佩尔和克里斯多佛·兰伯特主演,去喀麦隆取景的时候,我就确认这个故事必然会有打动人心的地方,所以我才会完成这部电影。
Q:你在拍摄前有做过什么准备工作吗?比如,采访真正的童军。
克莱尔·丹尼斯:我认识一个出现在一部纪录片里的童军,但我没有兴趣特意跑去结识童军。如果我遇到童军,我希望用另外一种方式帮助他们,给他们建学校,而不是把他们找来拍电影,但我把这部影片献给他们,他们就像是一条贯穿外部世界和咖啡园的长河,他们既是恐怖分子,又是受害者。
Q:把摄影器材运去喀麦隆拍摄很麻烦吧?
克莱尔·丹尼斯:一点也不!我从法国带去喀麦隆的只有于贝尔、兰伯特、部分摄影机和工作人员,喀麦隆电视台借了很多器材给我,后制也是在喀麦隆完成的。在影片里看到的那些肮脏的灰房子,都是临时建的,如果在法国拍成本会很高的,我感到很幸运得到他们的帮助。
Q:你对《白色物质》的票房前景有期待吗?
克莱尔·丹尼斯:我现在一点概念都没有,《35瓶朗姆酒》在英国很成功,但在德国只上映一周就下画了。票房和口碑只能等公映后观众看过了才能判断,即使昨天影片首映了,我也不知道结果会怎么样,可能谁都不会去看这个片子,可能它根本就是灾难,但现在就这么悲观还为时尚早。
花絮
·此片的编剧玛丽·恩迪雅在2009年11月获得了龚古尔文学奖。
◎截 图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