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巴嘉绒藏族人民能歌善舞,素有“歌舞之乡”的美誉,民间舞蹈十分丰富,其中以丹巴锅庄、弓剑舞最具民族特色。锅庄 锅庄是藏民族文化艺术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民族歌舞的一大种类。丹巴锅庄由藏族舞蹈历久演变而成,据县志记载,锅庄形成于隋唐时期,有“夷谷每逢喜庆,辄跳歌庄……等记述,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在节庆日、儿女婚嫁、修房造屋、庙会、郊游、丰收之后及一切聚会集会的场所都可以跳锅庄,现在为欢迎四方宾客、尊贵领导也常以锅庄的形式来表达欢迎和尊敬之意。
丹巴锅庄因地域不同和语言上的差别,主要分革什扎、巴底、二十四村及小金(区)等四大流派,但其基本风格是一致的,主要有纳顶的兔子锅庄和孔雀锅庄、三岔沟的豹子锅庄和打靶锅庄、巴底的鹿子锅庄等。其称谓也有所差别,中路、梭坡、纳顶称为“卓”,巴底称为“达尔嘎”,而革什扎一带则称为“恩鞠”。锅庄对参加人数无限制,可多可少,凡愿意参加者都可以加入其中并会受到欢迎。丹巴锅庄在重要场合表演非常讲究礼仪和装束,男性要求戴狐皮大帽,穿金色、藏青色、绎红色氇尼藏装,并配有精细藏乡装饰,踏着藏靴,斜背嘎乌,腰悬银质佩饰,夏天可穿白色氆氇藏装;女性按老、中、青年分别着装,依锅庄进展分别换上春、夏、秋、冬各色服饰,以展示其敬重与富有。女性一般头顶绣花方帕,身着油绿、紫绎、赭红、翠蓝、藏青等色的水獭皮镶边的中长外套,下着百褶五色裙,脚踏藏靴,胸垂银白嘎乌,挂着银质饰品(银链、银铃铛)和一串串红珊瑚,头饰碧玉发箍、蓝宝石、黄宝石等;年轻姑娘则以华丽为饰,显得活泼而艳丽。锅庄有较严格的程式,首先由老年领舞、献酒和哈达。锅庄舞开始后,由男队领头,中、老年女队随后,青年女子最后。男队领舞者必须是德高望重、能歌善舞的长辈,整个舞蹈过程中以他为指挥。锅庄组织者排在第二位,主要是领唱。男女两队围绕中心反复旋转,呈现多种队形,其中以嘉旋图(八卦旋图)队形最具特色,造形十分优美。
丹巴锅庄在文雅、沉稳、浑厚的歌声中翩翩起舞,舞步豪迈、粗放。随着舞蹈的进行,节奏逐渐加快,由肃穆庄重变得热情奔放,高昂而粗犷。长袖翻飞,男子舞姿雄浑洒脱,女子舞姿舒美,歌者、舞者达到较完美的和谐和统一。丹巴锅庄内容丰富多彩,“所歌者约数十百种”,可以分为歌颂大自然,歌颂日月星辰、高山大川、田园森林,歌颂生产劳动、丰收果实、男女欢爱、忠贞爱情、祈福祝愿,歌颂理想,追求美好生活以及颂宗教神佛、英雄豪杰、达官显贵等(重在宣传宗教、论理道德、具有扬善弃恶之意义)。另外也有的是讥笑讽刺懒汉、蠢才和不符合生活准则之人和事。
丹巴锅庄形式自由,布局严谨,动作幅度大,节奏稳慎,舞步刚健豪放,舒缓自如,旋律优美动听,如行云流水。变化时敏捷轻松,先轻歌漫舞,继而豪放激烈,步入高潮,显得跌宕起伏,辗转反侧,变化多姿。这充分体现了嘉绒藏族人民热情好客、奔放有礼、落落大方和爱憎分明的性格,也表现出嘉绒藏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 弓箭舞:县嘉绒藏族喜闻乐见的传统民间舞蹈。跳弓箭舞时,一般都由村寨里精选出的年龄由16至25岁的13名男子组成,配上1名击鼓者和2名吹大号者。跳舞者身穿甲、头戴盔、背负盾,右手持箭、左手拿弓、腰跨宝刀,一副古代士兵的装束。他们在一名身材魁梧的领舞者致开场白后,便随着领舞者踢踏跳跃,弯腰旋转,舞姿矫健有力。每跳一曲后,领舞者就高歌介绍嘉绒藏区的服饰等。
甲居的歌庄,舞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