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康熙王朝
清顺治十八年,恶疾天花袭击皇宫,皇帝爱妃命丧黄泉,顺治痛不欲生 ,立意遁入空门。危急之际,孝庄太后力挽狂澜,下令“改朱批,行蓝批” ,并将大病初愈年仅八岁的玄烨推上龙座,成为康熙皇帝。康熙即位后,鳌拜等权臣威迫有加,连孝庄太后也只好含辱。鳌拜“亲政” 开始,康熙改归皇权,权臣竟图谋废君改朝,康熙被迫殊死相争,最终智擒鳌拜,肃清政敌。
吴三桂等“三藩”拥兵自重,独霸一方,康熙年轻气盛,下旨撤藩,引发三藩之乱。朝廷兵将屡被吴三桂击败,明后裔朱三太子也趁机举起“反清复明”的大旗,太监造反,宫廷大乱。康熙陷入绝望,意欲退位,在孝庄太后的怒斥与激励下,康熙重振精神,起用汉臣周培功,与吴三桂拼死一搏,取得了最后胜利。
中国康熙时代,已是国富民强,一片盛事景象。
郑成功后裔郑经割台湾岛自立,不肯归降;蒙古葛尔丹也磨刀霍霍,推崇元大都立誓杀回北京。康熙先安抚葛尔丹,暂缓西北局势;然后起用名将施琅一举收复台湾,继而调转枪头率20万大军,在辽阔的草原上进行殊死的决战,全面消灭葛尔丹的余部,完成了中华民族版图的统一。
班师凯旋以后,孝庄太后归天,太子与权臣结成同党,意欲提前即位。康熙废除太子,引发夺嫡之争。
“千叟宴”上,康熙即宣布“立储”遗旨,却猝死在龙座上,诏书随风飘落玉阶,无人知晓它的神秘
2.雍正王朝
公元一七二二年清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北京九城戒严,康熙皇帝驾崩,举国震惊。继位者不是当了近四十年太子的二阿哥,不是精通经史的三阿哥,不是贤名远扬的八阿哥,也不是深受康熙钟爱的大将军十四阿哥,而是素有“冷面王”之称的四阿哥胤祯。
胤祯并不是朝野看好的人选。他曾在江南“煸动”灾民闹事,在城隍庙摆鸿门宴,软磨硬逼,掏走了地方官和富商二百多万两银子筹款赈灾;他追讨国库欠款,逼得老臣上吊,皇子王爷到前门大街变卖家当,令满朝官员惶惶不可终日;刑部冤狱案,他隔岸观火,让八阿哥和太子斗得两败俱伤;百官行贿案,他借年羹尧之手血洗江夏镇,使得太子再度被废。
胤祯的皇位不是篡来的,不是改遗诏偷来的,不是毒父夺来的,而是康熙传授的。康熙选择了胤祯为雍正皇帝。
在当政后出现的山西诺敏案、科场舞弊案中,雍正杀了一批牵扯进去的朝廷中枢重臣。西北用兵、数省天灾,急需军费和赈灾,抄贪官污吏的家财,解决急需。而后的“摊丁入亩、火耗归公”、“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河南罢考案”、“铁帽子亲王大殿发难逼宫”、“含泪杀亲子”等一系列旨在推行新政、抑制官绅敛财和宫廷内部党争、挤压的历史事件贯穿雍正的一生和雍正王朝。
公元一七三五年,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二日,中国历史上最勤勉的皇帝心力交瘁,暴猝在自己的御案旁。之后,开始了六十年的乾隆盛世。
3.乾隆王朝
第一部:盛世明君 乾隆三十四年,大清朝前所未有的升平盛世。众朝臣正为阿桂在西北用兵之事全神贯注时,乾隆帝却令人大惑不解地突然提出来要查甘肃巡抚王檀望的贪墨案。 王案十分棘手。和坤以其过人的精明、对理财之道的充分了解,历尽周折,终于使王檀望冒赈贪污的真相大白于天下。乾隆一怒,杀贪官60余人,抄家查产,追回国库银子。此案使得和坤的名字因此蜚声朝野。 第二部:补天觅石 乾隆圣寿在即,各省报喜报瑞,以壮声色。云南却因缅战时征尽银粮而遭受大饥馑。巡抚刘善廷不敢报灾。和坤自请为粮储道,与阿桂赴任云南,眼见饥民遍地,而巡抚又坚决隐瞒灾情欲报丰收。和坤巧妙地洞察到此时皇上正需一个大施雨露的机会。于是与阿桂合力,曲折而机智地报出云南灾情。乾隆果然龙心悲悯,派十五阿哥永琰为饮差到云南广施钱粮,通力救灾,把个云南救得丰衣足令。万民感佩之下,云南救灾成了举朝上下最大的功德和盛事。 乾隆大寿庆内时,云南送来万民折、万民伞,纪晓岚上表称颂“十大武功”,缅王也来纳表称臣,真可谓盛极一时。 和坤备受圣眷,一升再升,已跻身军机了。他顺风造势,提议大修圆明园。并煞费苦心议设“议罪银”,敛财修园子。 议罪银之设,引起各官相互攀比竞争。多的竟上交二十万两。而清官们却十分尴尬。御史钱沣得悉众督抚上交“议罪银”的内情,认定这些人均属贪官,竟然石破天惊一本连参十个督抚!乾隆阅折,深知官场积弊,于是拖而不决。而钱沣又屡屡催问,清官们亦为钱沣助威,情势万分堪虑!和坤乖巧地为乾隆献策:“十督抚早已耳闻被参之事,此时派钱沣逐省去查,谅无大碍。”于是钱沣为特使,前往十省查案。竟连查八省,一无所获。第三部:庙谟谁运 乾隆对封疆大吏们放心不下,于是留十五阿哥监国,携皇后、和坤、纪晓岚等南巡。所到之处,各省巡抚纷纷揣摩天意,然而马P都拍在马腿上,颇具讽刺意味。乾隆兴味阑珊,颇有归意。和坤指使其亲信(地方官)巧妙地拦驾,暗合了乾隆的心意,该地方官大谈圣驾南巡,沿途接送耗资之巨可以办许多利国利民大事。乾隆因此行实在无益,于是大为嘉许。一时间各地“项目”蜂起。江宁知府钱沣一怒之下,报上一个天文数字,需银五百万两,造三百里水利堤防。乾隆闻讯大惊,命钱沣来见,钱沣坦言,项目是假,要钱是真。乾隆顿悟,于是亲自视察各官的工程,那些假大空、豆腐渣工程自然见不得阳光,有的干脆当面倒塌!气得乾隆一病不起。 乾隆一筹莫展之时,又是和坤善体圣意,从中斡旋,不但十分体面地处理了这场风波,而且还为乾隆觅得一位倾国倾城的美妃,以消皇上的怒火。乾隆欣慰之下,降旨十格格下嫁和坤之子。第四部:残阳如血 和府的大喜日子,唯有弘昼不来道贺,他病倒了。乾隆亲往探视。弘昼当着众军机、大学士的面,说自己等不到乾隆禅位,新主登基的日子了(因为乾隆曾私下立誓,在位年限不超过圣祖康熙的六十年),尽管只差几个月,自己也等不到了。此言一出,无异石破天惊,但乾隆自己不提出,谁敢提起! 翌日,乾隆突然降旨要大家议一议禅位的事。众臣一体反对。乾隆让军机大臣、大学士、六部九卿各对此事写折呈上。所有的折子都振振有词地说乾隆龙体尚健,不宜禅让,禅位之事陷入僵局。 冯镜如深知此时唯有利用和坤说话最有份量,于是径入和府,一语点破永琰继位势在必行,和坤不禁惊出一身冷汗!于是他匆匆上了一份主张禅位的折子。乾隆阅折,心情十分复杂,召见和坤,和坤振振有辞说出一大套乾隆最爱听的理由,并暗示禅位之事既已满朝皆知,主动禅让是保住英名的最好办法。乾隆于是诏告天下:两月之后,择吉日禅让。 禅让大典上乾隆不肯交出玉玺亦不搬出养心殿,把个大典弄得不伦不类。 乾隆要在圆明园中庆八十六岁大寿,永琰只得一面加紧圆明园工程,一面诏令各地送寿礼。 和坤的爪牙们鱼肉各地,匪患此起彼伏。 乾隆终于病倒在龙床,而此时,但凡大事,仍然都须太上皇降旨颁行。和坤日日陪伴病中乾隆,乾隆的一个手势,一声叹息,都成了只有和坤能懂的“旨意”。 永琰虽恨透和坤,却无奈他挟“太上皇”以令“诸侯”。 乾隆驾崩。嘉庆皇帝可以真的执掌国运了。但忠贞老臣俱已意气消磨,各地官员多为和坤羽翼,他面对的是一个烂摊子。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