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 名:The.Canterbury.Tales
◆译 名:坎特伯雷的传说/坎特伯雷故事
◆导 演:皮埃尔·保罗·帕索里尼 Pier Paolo Pasolini
◆演 员:休.格里菲斯(I) Hugh Griffith (I)
劳拉.贝提 Laura Betti
奈图.戴沃里 Ninetto Davoli
佛朗哥.西提 Franco Citti
约瑟芬.查普林 Josephine Chaplin
◆类 型:剧情/爱情
◆片 长:1h 46m27s
◆上 映:1972
◆国 家:意大利/法国
◆语 言:意大利语
◆字 幕:中文
◆文 件:2cd
◆链 接:http://www.imdb.com/title/tt0067647
◆评 分:5.9/10 (728 votes)
-----------------------------------------------------------------
◆视频尺寸:672*352
◆压缩格式:RMVB
-----------------------------------------------------------------
◆简 介:
本片是帕索里尼"生命三部曲"的第二部,取材于十四世纪英国诗人乔叟的同名诗体小说集。文学原著由23篇相对独立的故事组成,在题材、结构上都与《十日谈》有相似之处,同时又充满英国人特有的严谨不失幽默的味道。帕索里尼在选材时强调了性爱作为反抗宗教束缚、争取人性自由的武器,延续了电影《十日谈》中的创作风格,从而也是本片成为"色 情三部曲"中最为胆大露骨的一部。
影片评价
精彩瞬间:
猥琐,非常的猥琐。在这部影片中,帕索里尼描述的几乎都是难以被道德家认可的伤风败俗的故事。更有甚者是他的表现手法,大量关于“屁”的故事充斥了银幕,甚至直接让地狱中撒旦“放”出无数的教士,其鄙俗让人为之侧目掩鼻。
在去往宗教圣地坎特伯雷途中的旅店里,一个老人招呼同行的人们分别讲个故事,以打发寂寞的旅途,乔叟在旁边用心记录着这些来自各地的故事。
一个老城主,忽然一天想要找个年轻女子正式结婚。很快他就发现城堡门口的阿玫(MAY),于是老头迫不及待地举行婚礼、迫不及待地开始洞房。老头每天把阿玫关在花园里,只有他自己掌握着钥匙,但还是挡不住阿玫和另一个年轻的小伙子互通情书。一天,老头突然瞎了,他更加小心地看管着阿玫。在花园里,阿玫慌称要吃桑椹,爬到树上和情人偷情。忽然,老头恢复了视力,小伙子赶忙跑掉,阿玫也巧言善辩地哄过了老头的追问。
一个相貌阴暗的男子偷看到两对同性恋交欢,他向长官告发了他们。有钱的一个拿出贿赂被放过,没钱的一个被判处火刑。在刑场上,这个男子一边叫卖“烤饼”,一边看着那个可怜人被火烧死。
旷野上,一个收租人和这个男人结为兄弟,这个男人告诉收租人,自己是魔鬼,收租人倒不以为意——只要有好处他愿意和任何人结盟。两个人结伴而行,收租人敲诈了一个老妇人12便士,魔鬼露出欣赏的微笑。
一个街边小混混,每天不务正业,骗吃骗喝。他在一个婚礼上骗吃,和新娘眉来眼去,一起跳舞,被人扔出门去。第二天,他答应父母找个工作,却拿着老板柜台里的钱和人赌博,被老板赶走。晚上,他梦到和一大群裸女共同跳舞。
租房的学生看中了房东木匠的老婆,骗木匠说周一要有洪水成灾,只能躲进大木桶才能幸免。木匠在桶中睡去,学生拉着女人上床作爱。另外两个不知情的学生也来纠缠,被木匠老婆捉弄,学生们反过来想要捉弄女人的时候,却搞了偷情学生的屁股。
一个自认为是当地第一美女的中年地主婆,旺盛的性欲已经让四任前夫相继去世,如今她看中了一个牛津的学生。在她的诱惑下,两人结了婚,婚后丈夫指责妻子的缺点,却被狡猾的妻子一口咬在鼻子上。
剑桥的一个老师就要死了,他总是不放心死后学生们会被磨坊主欺负,两个机灵学生跳出来要去磨面,让老师放心地死去。学生们亲自看着磨面,磨坊主无机可乘,于是赶走了学生的马匹。学生去找马的时候,磨坊主用糠换掉了半袋面粉。学生找马回来,已经很晚,请求住在磨坊里。半夜,一个学生气愤磨坊主的欺骗,爬上了磨坊主女儿的床,另一个学生把睡迷糊的老板娘骗上了自己的床。第二天早上,磨坊主暴怒地追打学生,两个学生拿上所有的面粉逃了出去。
一个酒鬼被人杀了,他的三个同伴想要找死神报仇。一个老人告诉他们死神在一棵树下,他们在树下看到了无数的金银财宝。各怀鬼胎想要独占财宝的年轻人一番勾心斗角之后,一起死在树下。
一个人就要死了,教士要他把所有财产都奉献给自己,结果这个人给了贪婪教士一个响屁。
魔鬼带着教士参观地狱,一声命令,就看见撒旦的屁股里放出一批又一批的教士。
微笑的乔叟收起撰写的书稿,字幕上写着:以上故事,仅供人们欣赏娱乐。
在所谓“神话四部曲”之后,帕索里尼创作了“生命三部曲”,以通俗的嘲讽和展示自由性爱观念的影片来打破中产阶级性的禁忌,完成他对生命和性的思考。《坎特伯雷的传说》是三部曲中间的一部,改编自英国文学鼻祖乔叟的同名故事集。帕索里尼的创作中,一贯有强烈的政治功能,而在“生命三部曲”中则放开所有政治概念的束缚,全心投入一个个极其猥琐的民间故事中去。猥琐,很可能是帕索里尼对抗中产阶级虚伪艺术趣味的一个武器,一个大庭广众之下的恶作剧,直接冲击社会的虚伪道德。
与上一部《十日谈》相比,帕索里尼由旁观者(乔托)改为故事的直接叙述者(乔叟),代表了一种立场的转变,帕索里尼也由一个恶作剧的旁观者变为恶作剧的制造者。《十日谈》的疯狂卖座,让帕索里尼的挑战失去了目标,人们不是大骂影片猥琐,而是大摇大摆的走进影院,这恐怕也是帕索里尼始料不及的。于是,第二部影片比上一部更加猥琐——至少最后一个参观地狱的段落是空前的猥琐与无聊,帕索里尼也在影片中间不时露出暧昧的微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