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幻天堂·龙网

标题: [06-14] [阿根廷][冒险][摩托车日记][BD-RMVB/875M][国语中英双字][奥斯卡金像奖] [打印本页]

作者: 279015453    时间: 2010-6-14 16:22
标题: [06-14] [阿根廷][冒险][摩托车日记][BD-RMVB/875M][国语中英双字][奥斯卡金像奖]
[阿根廷][冒险][摩托车日记][BD-RMVB/875M][国语中英双字][奥斯卡金像奖]

◎译  名 摩托日记/机车环游日记/摩托上的日记/哲古华拉少年日记/骑士日记
◎片  名 The Motorcycle Diaries/Diarios de motocicleta
◎年  代 2004
◎国  家 阿根廷/美国/智利/秘鲁/巴西/英国/德国/法国
◎类  别 冒险/传记/剧情
◎语  言 国语/西班牙语
◎字  幕 繁体中文/简体中文/英文
◎IMDB评分 7.9/10 35,913 votes
◎IMDB链接 http://www.imdb.com/title/tt318462/
◎文件格式 X264 + AC3
◎视频尺寸 1280 x 688
◎文件大小 1CD 44 x 50MB
◎片  长 125 Min
◎导  演 沃尔特·萨雷斯 Walter Salles
◎主  演 盖尔·加西亚·贝纳尔 Gael García Bernal ....Ernesto Guevara de la Serna (Argentina)
      罗德里格·德拉·塞纳 Rodrigo De la Serna ....Alberto Granado (Argentina)
      米亚·梅塞德斯 Mía Maestro ....Chichina (Argentina)
      梅赛黛斯·莫朗 Mercedes Morán ....Celia de la Serna (Argentina)


◎简  介 

  1952年,两个年轻的阿根廷人欧内斯托·格瓦拉与阿尔伯托·格兰纳多一同出发沿着公路开始进行一次“寻求和发现真正的拉丁美洲之旅”。23岁的欧内斯托是一名学习麻风学的医学院学生,29岁的阿尔伯托则是一名生物化学家。影片讲述的是这两个年轻人为了揭示在拉美大陆上生活和存在的人们与社会所具有丰富而复杂的“本质”及根源。   

  以阿尔伯托·格兰纳多以及后来成为艾尔·切的这两人的漫长旅行为蓝本拍摄而成的《摩托车日记》讲述了两个年轻人“发现与自我发现”的“内心革命历程”的故事。

  真人真事改编,来自阿根廷的23岁医学院学生Che Guevara在1951年间与好友亚柏托完成了以机车环游南美一圈的壮举,过程充满泪水与欢笑,这趟开拓眼界的旅程同时造就了一个举世闻名的革命英雄。  

  切·格瓦拉是挑战强权的革命家,然而,除了一把叛逆的长发,你对他的一生又知多少?

  为了这段可谓非常浪漫的冒险旅程,两位好友离开了他们熟悉且优厚的生活环境——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开始了一段与一辆老旧蹒跚的1939年产的诺顿500型摩托车相伴的日子。尽管这辆老气的摩托车在他们长达八个月的旅行过程之中就已经宣告崩溃了,而这两个年轻人却执着向前,靠沿途搭车来完成剩下的旅途。当他们开始在沿途所遇到的不同人们的眼中看到一个个完全不同的拉丁美洲的时候,加上他们自己所直接看到的拉美大地上的各种各样地理环境等,使得二人开始对这块神秘的土地产生不同的看法和观点。在探寻著名的古老印加文明的过程中,他们来到了宏伟壮观的印加遗址“马库·匹库”废墟,这一历史遗留的文化遗产对这两个年轻人产生了意义深远的影响甚至是冲击。当他们来到秘鲁境内亚马逊河流域的深处的时候,他们被在这里居住的人们的落后、愚昧与无知所震惊。从而也引发了了他们种种的疑问——人类社会的文明空气何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价值何在?这对年轻人的这段不寻常的经历不但对他们日后的人生旅途有着深深的影响,同样也唤醒了他们周围许多人沉睡已久的内心世界……
  
  1952年,两个阿根廷大学生决定要来一次自由行,驾着Norton 500电单车横越南美洲,路程超过一万三千公里,途经智利、秘鲁、哥伦比亚、委内瑞拉等地,但旅程却没有想象中美好。他们眼前所见的,尽是贫苦大众遭强权剥削的惨况;一场关乎人性斗争的风暴,在他们的心中静静地开始革命。一个旅程,足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而这个人的改变,却改变了整个世界。

  1952年1月, 23岁的格瓦拉还只是一个没有拿到文凭、主攻麻风学的医学院研究生,但在按捺不住的疯狂青春的驱使下,他毅然告别了父母和女友,与好友——29岁的生物化学家艾伯特匆匆忙忙地抱着帐篷被褥上路了。在格瓦拉和艾伯特的眼中,地图上那条跨越美洲的美丽曲线正在向他们招手致意,“快快快,前方犹如聂鲁达的爱情诗般美好”……就是这种对未知事物怀有的无限探索的兴趣,使他们并肩驾着诺顿500摩托车,开始了穿越阿根廷、智利、秘鲁、古巴等拉丁美洲国家,为期8个月的旅程。

  起初格瓦拉以为这段旅程将是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因此从摩托车坏在半路到被货船运走而不觉,从恋爱、喝酒、打架到充当消防员帮助救火……每一次新奇的冒险都让他们心动不已,但当两位年轻人体味到他们所在的拉丁美洲的社会与政治问题时,他们旅行的基调发生了改变,他们的价值观也彻底被颠覆。

  在智利那种“不是人走的路”上,两个人遇到了一家穷得连最后一块贫瘠的土地也被地主剥夺的背井离乡者,他们的“幸运”就是能在附近的矿山找到工作,而矿山老板连一口水也不给他们喝,这次遭遇让格瓦拉经历了“生命中最寒冷的夜晚”,眼前的世界与他们享受的生活相距是那么遥远。

  随后一路上所感受到的新鲜事物连续不断地冲击和转变着他们对世界的看法以及看待事物的角度,印加文化的奇观、马丘比丘的美深深地震撼着他们,而在旅程的最后一段时间,也是格瓦拉24岁生日那天,他们来到秘鲁山区的麻风病人隔离区,与麻风病人共处的亲身经历更使得他们不得不开始质疑——被经济定义的所谓的“进步”究竟有何价值?

  旅程虽然结束了,但穷苦的人民、无依的孩童、艰难的矿工、疾苦的病人……满眼无情仍时时冲击着他们的神经,同时乐观的美洲人跳起的温情的舞蹈,舞步间释放的那种种的不快与不幸,以及那份随着美妙的音乐适时而来的天性里的自由,更让他们久久难以释怀……
 
  这是一个有关于年轻时的格瓦拉的真实的故事,一段自我发现的旅程。

  1952年1月,年轻的格瓦拉和他的朋友艾伯特从阿根廷开始了他们漫游拉丁美洲的旅程。那个时候的格瓦拉(盖尔·加西亚·贝纳尔)只有23岁,还是一个主攻麻风学的医学院学生。而艾伯特(罗德里格·德拉·塞纳)是一个只有29岁的生物化学家。对未知事物的探索的兴趣使他们驾着诺顿500开始了八个月的旅程。

  尽管一路上经历了不少的颠簸与艰苦,但他们仍继续前行,体验着旅途中的欢乐与艰辛,从摩托车坏在半路到被货船运走而不觉,从恋爱、喝酒、打架到救火做消防员。这段旅程最开始也许还只是新奇的冒险,但当两位年轻人体味到他们所在的拉丁美洲的社会与政治问题,他们旅行的基调也就完全改变了。旅途中所感受到的各异的事物不断地转变着他们对事物的看法与角度,印加文化的奇观马丘比丘的美深深地震撼着他们,而在亚马逊河深处的麻风病人隔离区的所见又使他们质疑所谓的被经济定义的"进步"究竟有何价值。一路上的所见所感对格瓦拉日后的转变有着一定的影响,也直接激发了他日后成为一位叱咤一时的革命者。

◎台  前

  盖尔·加西亚·贝纳尔可以说演艺界的幸运儿,自从2000年以在阿加多·冈萨雷斯·伊纳里图的《爱情是狗娘》中的处女表演得到大家的喜欢与认可后,演艺事业便直上青云。出道几年内就参演了《衰仔失乐园》、《阿玛罗神父的罪恶》和今年戛纳开幕片《不良教育》,大大小小的表演奖也是获了不少。这一次更是有机会在《摩托日记》中担纲出演年轻时的格瓦拉。导演认为无论是从外形还是气质上考虑,贝纳尔都是这个年龄段的出色演员中最适合出演这个角色的。而且在导演沃尔特·塞勒斯看来,贝纳尔是这部影片的一剂催化剂,他那旺盛的精力和对角色不断的探索都鼓舞着剧组人员继续前进。他说在拍摄此片时,他仿佛伴着格瓦拉走完了旅程,而年轻格瓦拉的生命也成为了他生命的一部分。这不是贝纳尔第一次出演公路片,《衰仔失乐园》中他也演绎了一段青春之旅,或许是这些公路片的拍摄经历给他的影响,他还准备像他所饰演的年轻的格瓦拉一样,逆流横渡亚马逊河。

  艾伯特的扮演者阿根廷人罗德里格·德拉·塞纳是一位演艺多面手,在舞台剧、电影、电视方面都有良好表现。导演将他视为这次选角的最大收获。塞勒斯觉得罗德里格不但与年轻时的艾伯特的外形极为相似,而且他还是一个有着老牌演员特质的年轻演员,就像维托里奥·加斯曼和阿伯特·索迪一样,能把幽默与戏剧性融合在一起,总是会给我们带来惊喜。另外,还有一点也值得一提,罗德里格还是格瓦拉的亲戚。

  如果你看过阿根廷影片《探戈》,你一定会记得片中那个聪明、感性、美丽的艾琳娜,她的扮演者是歌舞影三栖演员米亚·梅塞德斯。虽然她的声音早已在《埃维塔》中出现过,但是大家熟悉她还是从她的处女表演《探戈》开始,之后她又出演了《时间密码》、《旅馆》、《乱世姐妹花》、《弗里达》。这一次她在《摩托日记》中饰演格瓦拉的女友。

◎幕  后

  温暖的《中央车站》让我们记住了导演沃尔特·塞勒斯,这位拒绝用英语写法称谓自己国家的导演(他读巴西为Brasil而非Brazil),这位巴西影坛的中流砥柱。他在上世纪80年代以纪录片进入影坛,1991年的处女作《曝光》反响平平,1995年他拍摄了一部后来被认为象征着巴西电影复苏的《异国他乡》,受到了国际影坛的广泛好评。1998年表现感性细腻的人性美的《中央车站》感动了观众,也获奖无数。后他又拍摄了粗犷磅礴的《太阳背后》,获得了 02年金球奖最佳外语片的提名。因其在电影领域内的成就,素有"艺术之都"的米拉麦克斯公司与他签下了许多片约。近年来,沃尔特·塞勒斯开始把精力转移到扶持年轻导演上来,作为制片人,他参与制作了《上帝之城》、《萨塔夫人》等新锐导演的影片。

◎评  论

  切·格瓦拉,古巴革命的传奇领袖,他的信念,他的实践一直影响着全世界的年轻人。无论是墙上的海报,衣服上的印图,还是人们心中的他都已经成为了青春与革命的象征。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格瓦拉的形象,所以说,《摩托日记》这样一部人物类影片最大的挑战莫过于如何编剧,如何在刻画人物时接近年轻时的格瓦拉,如何人性化的表现出这段传奇人生,如果平衡格瓦拉与同伴之间的戏份,如何表现格瓦拉从男孩到男人的内心转化,如何煽情又不失于真实,又如何表现出那个飘摇的时代中的拉丁美洲。但其实只要导演在重走当年路后带给观众一个充满了青春、激情与思考的切·格瓦拉,就已足够。

  贝雷帽、大胡子、革命装束、深邃眼神,从巴黎到哈瓦那,从南半球到北半球,从东方到西方,从T-Shirt到旗帜,格瓦拉的头像已然成为一种世界性图腾,出现在各种象征理想火焰永远不死的抗议场合,号召不同世代的青年,前仆后继投身改革事业。而那启蒙一切的源头,就是那趟他于1951年12月出发,与挚友阿尔贝托患难与共的摩托车之旅。在这历时八个月,横跨五国,总路程超过一万三千公里的长征里,两个原本只想单纯游山玩水、体验人生的青年,却在各种崎岖遭遇中认识了壮阔丰饶的南美大地,以及真实人间里的万千美好与苦难。和历史上所有伟大的行者一样,格瓦拉在旅途中透过对世界的深切观照,勾勒出自己,作为人类一份子,无可抑止的终极悲悯与关怀。同时将这情感化为行动,掀起一股波澜万丈的革命事业。

  然而,电影并不打算以煽情的口吻,刻画他与卡斯特罗投身古巴建国、转战刚果、最后在玻利维亚被捕牺牲的军事生涯。反而用青春热情的笔触,循他当年足迹,邀请观众上路,一同体验这场极不平凡的「自助旅行」!

  切.格瓦拉,传奇的古巴革命英雄,东西方世界几代文青的偶像,永不消逝的T恤头像。

  Let the world change you before you can change the world! 年轻的格瓦拉和朋友艾伯特骑着摩托车,从阿根廷开始了他们环游南美大陆的旅程,这次旅程改变了格瓦拉的一生,而格瓦拉续而改变了世界。

  1967年,格瓦拉的生命之火在玻利维亚熄灭。与古巴革命的星火燎原截然不同,格瓦拉所创造并身体力行的“游击中心”理论并不能为玻利维亚人民所理解,他想“解放”的当地农民十分冷淡、鲜有人参加其组织的游击队,甚至向政府军告密。

  切.格瓦拉在生命最后一段时间非常苦闷、失望,但顽强的毅力和信念一直支持着他直到生命最后一刻,如同人们所说“别人为理想而奋斗,他为理想而活”。

  切.格瓦拉生前并不赞同单一的苏联模式、对社会主义的前途感到忧虑,他不满于其他革命者在革命成功后的奢华生活,在豪房、豪车、美女的怀抱里丧失革命锐气。他选择了继续战斗,一个凤凰涅磐式的壮美结局,被西方世界称为“红色罗宾汉”“共产主义的堂吉诃德”。

  在今天我们看来,这一切都已不再重要,1952年1月,Norton 500 摩托承载着23岁的年轻梦想,轰鸣而动 ……

一句话评论

Let the world change you... and you can change the world

幕后制作

  影片来自于切•格瓦拉在旅途中写下的日记,那时,他还叫厄内斯托•格瓦拉。他在日记的结尾写道:“持写这本日记的人,在他重新踏足斗阿根廷土地的那一天起就已经死了。组织与打磨过这本日记的那个我,早就不再是我;至少现在的我,已不再是过去的那个我了。漫游南美洲对我造成的改变,远远超过我所能预见的。”

  《摩托日记》是巴西导演沃尔特-塞勒斯根据格瓦拉家族提供的日记拍摄的剧情片。在第77届奥斯卡金像奖上,它曾与中国影片《十面埋伏》一起,代表亚洲与拉美的新兴力量,参与最佳外语片奖的角逐。虽然最终只获得了最佳歌曲奖,但有关“格瓦拉的故事”因此而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来自巴西的导演沃尔特•塞勒斯曾凭借影片《中央车站》享誉国际影坛,是无可争议的巴西电影界的领军人物。他擅长处理平淡的题材,在《摩托日记》中,面对革命偶像切•格瓦拉,沃尔特•塞勒斯没有选择他轰轰烈烈的斗争经历,而是选取了格瓦拉年轻时的一段旅行经历,表现他在追寻理想的路上逐渐找到自己定位的心路历程。

  影片的主演盖尔•加西亚•贝纳尔因成功出演了片中的青年切•格瓦拉而一举成名,成为当下颇具人气的演员。还有一点也值得一提,在片中饰演格瓦拉的好友艾伯特的阿根廷演艺多面手罗德里格•德拉•塞纳还是格瓦拉的亲戚。

  来自巴西的导演沃尔特-塞勒斯曾凭借《中央车站》享誉国际影坛,是无可争议的巴西电影届领军人物,《上帝之城》即由他担任制片。他擅长处理平淡的题材,面对革命偶像切-格瓦拉,导演没有选择他轰轰烈烈的斗争经历,而是选取了格瓦拉年轻时的一段经历,表现他在追寻理想的路上逐渐找到自己的定位。原本该片要参加柏林电影节,却临时改变转投到了戛纳,可见该片的热度。主演盖尔-加西亚-贝纳尔也是当下人气演员,曾主演过的电影有:《爱情是狗娘》,《你妈妈也一样》,《阿玛罗神父的罪恶》 ,《不良教育》……

  导演华特?沙勒斯(Walter Salles)1998的作品【中央车站】以公路电影为经,女主角多拉带着小男孩乔舒亚返家寻亲的故事为纬,谱写出一曲温柔包容的南方之歌。该部电影来年以横扫千军之姿,囊括诸多全球一流影展重要奖项,包括柏林影展金熊奖、金球奖最佳外语片、美国国家影评人协会最佳外语片,以及奥斯卡金像奖、法国西泽奖、独立精神奖等提名。其耗时五年的最新作品,即是根据南美革命英雄切?格瓦拉年轻时的旅行记事「革命前夕的摩托车之旅」(The Motorcycle Diaries)改编。而饰演青年格瓦拉的演员,则是曾演过【你他妈的也是】,有西班牙语系梁朝伟之称的俊秀小生盖尔?嘉西亚?贝纳Gael Garcia Bernal。他腼腆中带有刚毅的独特魅力,以及放电力超强的双眼,不但吸引华特?沙勒斯的目光,就连西班牙国宝阿莫多瓦也赞誉有加。

  值得一提的是,本片的构想是来自在全球影迷中拥有崇高地位,近年则以举办「日舞影展」(Sundance Film Festival)不断提携后进的劳勃?瑞福。在他的鼓励下,华特?沙勒斯才终于鼓起勇气,将格瓦拉充满魅力的青春纪事搬上屏幕,与全世界观众见面。

精彩对白

Ernesto Guevara de la Serna: You gotta fight for every breath and tell death to go to hell.
格瓦拉:你必须为每一口呼吸作战,并且告诉死亡让它下地狱去。

Ernesto Guevara de la Serna: What do we leave behind when we cross each frontier? Each moment seems split in two; melancholy for what was left behind and the excitement of entering a new land.
格瓦拉:当我们穿过每一道边境的时候留在我们身后的是什么?每一刻似乎都分裂成两部分:留下的是忧郁以及进入新地带的兴奋。

Ernesto Guevara de la Serna: Are you talking to the motorcycle again?
格瓦拉:你又是在和摩托车说话吗?

Ernesto Guevara de la Serna: Even though we are too insignificant to be spokesmen for such a noble cause, we believe, and this journey has only confirmed this belief, that the division of American into unstable and illusory nations is a complete fiction. We are one single mestizo race from Mexico to the Magellan Straits.
格瓦拉:虽然我们还十分渺小,无法成为这个如此伟大的事业的代言人,并且这次旅行只能证明一个理念,那就是美洲分裂成一些松散不牢固的国家,完全是一个假象。从墨西哥到麦哲伦海峡我们是一个单独的混血种族。

Leper from San Pablo: Why did you want to be a doctor?
麻风病人:你为什么想当医生?

Ernesto Guevara de la Serna: I wanted to be useful, somehow.
格瓦拉:我想成为有用的人,也许是这样。

Leper from San Pablo: You're wasting your time.
麻风病人:你在浪费自己的时间。

Ernesto Guevara de la Serna: Why?
格瓦拉:为什么?

Leper from San Pablo: Life is pain.
麻风病人:生活总是痛苦的。

穿帮镜头

•时代错误:片尾当Che在机场的时候,有辆黄色的GMC便车开过。这辆车是一块挡风玻璃。实际上,应该是在1952年以后过了几年,GMC才开始采用一块挡风玻璃的设计的。

•连贯性:当格瓦拉坐在前往圣保罗的船上,他正在用一支铅笔写日记,但是当他站起来找他的包的时候,日记本和铅笔都消失不见了。

•现实错误:在他们从摩托车上摔倒并且撞到母牛的场景中,你可以看到摩托车在滑动。如果往前仔细看,可以发现有一根绳子在牵引它。

★ 2005年第七十七届奥斯卡金像奖 ★
  [ 第七十七届奥斯卡最佳原创电影歌曲 ]
  ★ Diarios de motocicleta / The Motorcycle Diaries《摩托车日记》
  · 2004年戛纳国际电影节:Fran?ois Chalais奖(沃尔特·塞勒斯 Walter Salles),普通评审团奖,技术大奖(摄影师Eric Gautier)。
  · 2004年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最受观众欢迎大奖。
  2005年第七十七届奥斯卡金像奖(美国影艺学院奖·OSCAR):最佳原创电影歌曲奖(获奖作品:“Al Otro Lado Del Río(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River)”,获奖者:荷西·德克勒 Jorge Drexler)。
  · 2005年阿根廷影评人协会奖:最佳男演员(罗德里格·德拉·塞纳 Rodrigo De la Serna)、最佳音乐(古斯塔沃·桑托纳拉 Gustavo Santaolalla)、最佳改编剧本。
  · 2005年英国影艺学院BAFTA电影奖:Anthony Asquith电影音乐奖(古斯塔沃·桑托纳拉 Gustavo Santaolalla),最佳非英语电影奖。
  · 2005年伦敦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外语片。







欢迎光临 梦幻天堂·龙网 (https://321n.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