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丽莎白·泰勒的这部1957年的小说,其创作灵感来源于科里利(Marie Corelli),这位英国女作家写过28部浪漫主义长篇小说,情节感人,极其受到读者的欢迎。泰勒非典型取材于她的全部作品,而且实际上还是讽刺性描写当时对情节剧的过分狂热。影片在核心人物Angel Deverell登场之前就已经明朗化,将作家天才搬到银幕上,但是却剥夺了任何的讽刺意味,只留下了智慧。影片的结尾变得有些空洞,显得华而不实,而文学作品(以及人物原型)此时应当是带着讽刺性描写的。而且,电影的人物对话听起来像是一部法语电影的英语翻译版本而且表演方面,虽然有着强大的演员阵容,从头至尾还是充满了好奇意味。其实这同样的对话问题也存在于朗索瓦·欧容的上一部电影《游泳池》Swimming Pool (2003)中,只不过没有这么明显。人物的说话方式处理得几近于简单化,朗读式的风格就像是一出英国舞台剧,至关重要的戏份由前途看好的主演萝玛拉·嘉瑞领衔担纲。至于华美耀眼的演出服装,134分钟的片长贯穿其中的是天才作家的整个一生,全片既不是弗朗索瓦·欧容的上一部电影《八美图》8 femmes (2002)的机械模仿,没有了玩弄的桥段和幽默感;也不像是他那部深沉婉约、情感细腻的文艺心理片《沙之下》Sous le sable (2000)。
法国导演欧容的困境
就像是阿尔莫多瓦的《不良教育》La Mala educación (2004)一样,《天使》可以说正好反映出导演所处的困境,结合了有浓重camp味的电影《八美图》(8 femmes)纯粹情节剧的风格,同时还在继续探索现实生活和幻想领域的相互交替,这些也同样是《游泳池》和《沙之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正如《不良教育》一样。影片的改编方式也许会让那些原本期待通过观看影片来了解完整作品的观众感到失望,它就像是一部优秀的英语原著小说被分期发行在了一张报纸上一样。和《八美图》一样,整部电影被划分成了几个段落。虽然对欧容以往的作品都了如指掌也许会对看本片有些帮助,但还是很难说,究竟什么样的观众才会接受《天使》。
在欧容之前的电影中,有一部是《最后的时光》Temps qui reste, Le (2005),与《天使》同样短小而简洁,身患绝症的年轻人该如何面对自己的死亡,他终于决定不把自己的情况告诉给任何人,除了年老的祖母。在《天使》中,与他截然相反的是,一位成功的年轻小说家:她才不会想象不把自己的事情告诉给他人。她的工作就是创作爱情故事,而自己的真实生活也就像是童话故事一样,不断地为出版社、她的朋友甚至是她自己而改写。每一段浪漫的爱情经历都会让人得到很多,也就是在这个人领悟到它只不过是另一个曲折和考验,最终都将会是一个圆满的大结局。
人物传记类影片一直是好莱坞影片的重要组成部分。出于对名人生活的窥伺心理和对英雄人生的渴望,人物传记类电影是好莱坞叫好又叫座的电影典型。此类影片不仅票房成绩不俗,更难得的是颇受奥斯卡的青睐。《美丽心灵》(A Beautiful Mind)、《飞行家》(The Aviator)都是此中典范,也都拿得小金人大胜而归。而07年奥斯卡更是有《女王》(the queen)、《末代独裁》(The Last King of Scotland)两大传记类影片同台竞技,最终分别揽得最佳男女主角,可谓传记类题材影片的大胜年。《EL CANTANTE》同样是传记类影片,相较前面几步,更有动人的拉丁情歌和火辣的拉丁热舞助阵,吸引力自然不容小觑。拉丁音乐作为美国音乐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其重要性已经无需赘言,传奇巨星拉沃从辉煌到没落的一生自然也就不可不看。更何况,这位巨星还是酗酒、吸毒、婚外恋什么都来的,观众的猎奇心理可以大大满足了,如果再加上不断出现的salsa辣舞,不知还有哪位拉丁迷可以忍住不看了……
当然,本剧的最大卖点还是詹妮弗·洛佩兹夫妇的夫妻联袂出演了。作为祖籍波多黎各的美国人,詹妮弗·洛佩兹和其老公安东尼演起波多黎各的传奇巨星夫妇来也算是“门当户对”。拉丁天后独特的性感魅力演起拉沃的妻子自然不成问题,比起拉沃来可能也毫不逊色,但愿她不会抢去安东尼太多的戏份和眼球。夫妻搭档虽然已经不是什么首创,但戏里戏外的8挂们还是能让夫妻档电影吸引更多的眼球。本片在多伦多首映时就仗着洛佩兹夫妇谋杀了不少“胶片”,此次美国上映自然也不能不好好利用这个王牌……
-----------------------------------------------------------------
★影片简评: